武德油价高吗今天的油价_武德油价高吗今天的油价是多少
1.请哪位给我讲讲明末清初时的故事
2.为什么中东地区总是不太平?
3.比亚迪f3怎么样?
4.“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是如何丢掉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
5.15万预算买车,这几辆性价比高,舒适性强,值得一看
请哪位给我讲讲明末清初时的故事
在这段时期中,皇太极进攻朝鲜,打了几个胜仗后,朝鲜投降,订立了对满清十分有利的和约,每年从朝鲜得到粮食、金钱和物品的供应。皇太极本来提出三个条件:割地、擒毛文龙、派兵一万助攻中国。朝鲜对这三个条件无法接纳,但在经济上尽量满足满清的要求。同时在此后的
明清战争中,朝鲜改守中立,使满清去了后顾之忧。
在皇太极对朝鲜用兵之时,袁崇焕加紧修筑锦州、中左、大凌河三城的防御工事,派水师去支援皮岛的毛文龙,另派赵率教、朱梅等九员将领率兵九千,进兵三岔河,牵制清军,作朝鲜的声援。但朝鲜不久就和满清订了城下之盟,赵率教等领兵而回,并未和清军接触。
皇太极无法和明朝达成和议,却见袁崇焕修筑城堡的工作进行得十分积极,时间越久,今后进攻会更加困难,于是决定“以战求和”,对宁远发动攻击。
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进攻辽西诸城堡,攻陷明方大凌河、小凌河两个要塞,随即进攻宁远的外围要塞锦州。
五月十一,皇太极所率大军攻抵锦州,四面合围。这时守锦州的是赵率教,他和监军太监纪用守城,派人去与皇太极议和,那自是缓兵之计,以待救兵。皇太极不中计,攻城愈急。
袁崇焕派遣祖大寿和尤世禄带了四千精兵,绕到清军后路去包抄,又派水师去攻东路作为牵制。这时天热,海上不结冰,水师用得着了。
赵率教是陕西人,这人的人品本来是相当不高的。努尔哈赤攻辽阳时,赵率教是主帅袁应泰的中军(参谋长)。袁应泰是不懂军事的文官,赵率教却没有尽他做参谋长的责任,这个战役指挥得一塌胡涂。清军攻破辽阳,袁应泰殉难,赵率教却偷偷逃走了,论法当斩,不知如何得以幸
免,想来是贿赂了上官。后来王化贞大败,关外各城都成为无人管的地方,赵率教申请戴罪立功,带领了家丁前去接收前屯卫,但到达时发觉已被蒙古人占住,他便不敢再进。努尔哈赤攻宁远,赵率教在前屯卫,距离很近,自己不亲去赴援,后来宁远大捷,他却想分功,以致给满桂痛骂
,酿成了很大风波。
和满桂冲突时,袁崇焕相当支持他。赵率教感恩图报,又得袁崇焕时时勉以忠义,到锦州大战时,他突然之间似乎变了一个人。他和前锋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等率兵奋勇死战,和皇太极部下的精兵大战三场,胜了三场,小战二十五场,也是每战都胜。从五月十一打到六月初四,二
十四天之中,无日不战,战况的激烈,不下于当年宁远大战。六月初四那天,皇太极增兵猛攻。锦州城中放西洋大炮,又放火炮、火弹和矢石,清兵受创极重。攻到天明时,皇太极见支持不住了,只得退兵,退到小凌河扎营,等候各路兵马集中整编。
赵率教转怯为勇,自见敌潜逃到拚死守城,自畏缩不前到激战二十四日,到后来更在保卫北京之役中血战阵亡,终于在历史上与满桂齐名,成为当时的两大良将。他这个重大转变,非常突出的证明了袁崇焕的领导才能。
皇太极整理好了部队,转而去攻宁远。
清军上次在宁远吃过败仗,兵将心中对袁崇焕都是很忌惮的。大贝勒代善见城中有备,就勒兵不攻。皇太极对诸将说:“先汗攻宁远不克,这次我攻锦州又不克,若再攻不下宁远,我可要声名扫地了。”于是下令总攻,击破城下明军骑兵,直薄城壁。
比之第一次宁远之战,袁崇焕部的战斗力已有增强,敢于到城外决战了。上次要清军退后,才派五十名敢死队缒到城下拾箭枝,可见不敢开城门。
满桂率领明军在城南二里列阵,城墙下环列枪炮。皇太极佯败,想引明军来攻,然后伏兵齐起。但明军没有上当,守垒不追。皇太极于是回军再战。
袁崇焕亲上城头督战,大声呼叫。满桂战于城外。祖大寿、尤世禄回师攻击清兵后路。双方死伤均重,满桂身中数箭。明军野战终于打不过清军,于是退入城中据守。这场大战打得十分惨烈,城壕中填满了两方军士的死尸。
守军又以葡萄牙大炮轰击,击碎清方大营帐一座及皇太极的白龙旗,杀伤清兵不少。明方的报告说,皇太极长子召力兔贝勒胸口中箭,另一子浪荡宁古贝勒在阵上被明军射杀,又杀固山(领七千五百人)四人、牛录(领三百人)三十余名。这报告失之夸大,事实上并无皇太极的儿子
在此役中阵亡。但清方纪录中也说:济尔哈朗贝勒、萨哈廉贝勒、大将瓦克达、阿格等均受伤。
皇太极见部队损失重大,只得退兵,再攻锦州南面,亦不能拔,将士又遭到不少伤亡,将领觉多拜山、巴希等阵亡。七月,清兵败回沈阳。
这一役明朝称为“宁锦大捷”,是明军对清军第二次血战胜利。
袁崇焕在报功的奏章中,力称功劳最大的是满桂①。他和满桂向来颇有意见冲突,但在奏章中力称宁远大捷以满桂之功居多,可见光明磊落,大公无私。
第一次宁远大捷是天启六年正月,第二次宁锦大捷是七年五月,相隔一年零四个月。在这短短的十六个月之间,袁崇焕加强了明军的战斗力,抢筑了锦州的防御工事,固守在清军的后路,使皇太极有后顾之忧,不敢久攻宁远。同时清军先攻锦州不克,再攻宁远,气势已挫。可见袁崇
焕这十六个月中的准备工作收到了很大成效。如果能多一些和平时期,局面当然更有改进。
这一仗大捷,军事上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是靠了葡萄牙的红衣大炮。明朝这时本来已驱逐了葡萄牙人的天主教传教士。传教士波尔、米克耳两人见到明清交兵,有机可乘,便发动澳门的葡人,向明朝提供军费和炮手。明朝于是召还已驱逐了的教士。本来秘密传教变成了公开,大批葡
萄牙教士和炮手进入中国②。后来中国在外国教士和技师指导之下自行铸炮。所铸成的大炮也封了官,称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将军”,还派官祭炮,请将军发威破敌。金人要直到数年之后,才因投降的明人之助而开始铸造大炮。
袁崇焕在政治上属于魏忠贤的敌对派系。他中进士的主考官韩p、保荐他的御史侯恂等都是东林党的巨头。袁崇焕当然不肯克扣军饷去孝敬魏忠贤。但为了大目标是守御锦州、宁远,他也相当的委曲求全。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袁崇焕如果不附和,立刻就会罢官,守御国土的大
志无法得伸,因此当时也只得在蓟辽为魏忠贤建生祠。
但魏忠贤仍是不满意。所以虽有宁锦大捷,袁崇焕却得不到甚么重赏,只升官一级。奉承魏忠贤的官员却有数百人因此大捷而升官,理由是在朝中策划有功,连魏忠贤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从孙,也因此而封了伯爵。魏忠贤是太监,没有儿子,只好大封他侄儿,封他侄儿的儿子。
魏忠贤这时更叫一名言官弹颏袁崇焕,说他没有去救锦州为“暮气”。袁崇焕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只得自称有病,请求辞职。魏忠贤立刻批准,派兵部尚书王之臣去接替。
皇太极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大喜若狂,而听到加给袁崇焕的罪名与评语竟是“暮气”两字,恐怕大喜之余,却也不免愕然良久吧?袁崇焕这样的人竟算“暮气沉沉”,却不知谁才是“朝气蓬勃”?
袁崇焕离开宁远时,心中感慨万千,可想而知。那时他还只四十岁左右,方当壮盛的英年,正是要大展抱负的时候。
立了大功反而被迫退休,他的部属将士既感诧异,更是忿忿不平。他写了一首诗给一个部将,诗中说:我们慷慨同仇,间关百战,功劳不小,皇上的恩遇也重。但我的苦心,却只有后人知道了。建功立业固然很好,回家休养也是不错。对于我的去留,大家不必感到不平罢。这首诗显
得很有气度③。不过他对于天启皇帝,还是十分感激的。他本来是一个七品知县,自天启二年到七年夏天,短短的五年半之间,几乎年年升官,中间还跳级,直升到“巡抚辽东、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实在算是飞黄腾达。他自觉升官太快,曾上疏辞谢。他说在诸同年中,
官职最高之人和他也差着好几级,为了要做部属武将的榜样,请皇帝收回升赏的成命。皇帝批复说:你接连三次谦辞,品德很好,但你功劳大,升官是应该的④。
他在回广东故乡途中,经过大庾岭时写了一首诗,感念天启对他的知遇之恩⑤。他心中明白,天启是个昏君,可是对待自己实在很好。
他到了广州,去光孝寺游览,踏足佛地,不禁想到生平甚多,和环境大不调和⑥,然而那也只是感到不调和而已。英雄豪杰,一往无悔,却也无须对菩萨低头,不必对杀了该杀之人有甚么遗憾。
①袁崇焕的奏章中说:“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与奴合马交锋,即臣去年,亦自城上而下攻。自今始一刀一枪,下而拚命,不顾夷之凶狠剽悍。臣复凭堞大呼,分路进追。诸军忿恨,誓一战以挫此贼。此皆将军满桂之功居多。”
②马耳丁的《鞑靼战记》中大吹葡萄牙传教的功劳,又说:“上帝对于信仰基督教的皇帝必予福佑,所以中国皇帝对鞑靼人(指满清)作战大胜。”其实天启皇帝信仰的是鲁班先师,并没有信仰基督教的上帝。
据冯承钧译、沙不列撰:《明末奉使罗马教廷耶稣会士卜弥格传》:崇祯三年,澳门葡人队长率士卒四百、大炮十尊入境效力。广州巨商恐失垄断中西贸易之利,厚赂朝臣,加以阻挠。后葡军队长公沙的西劳阵亡于登莱。《碧血剑》小说略取其意。
③袁崇焕《南还别陈翼所总戎》:“慷慨同仇日,间关百战时,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麋鹿还山便,麒麟绘阁宜。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其中“功高明主眷”这一句,不免含有苦涩的意味。天启决不是明主,天下皆知,自己功高如此,结果却得了这样的“眷”,这位“明
主”,真是“明”得很了。
④袁崇焕《天启六年六月初十日谢升荫疏》中说:“且武人奔竞,少竖立便欲厚迁,稍不合辄思激去,要挟朝廷,开衅同类,今边疆始终不得一人之用,臣最疾之。臣今日不自处于恬,何以消诸将之竞?况臣原无富贵之心,又皇上所鉴也。”对这个辞赏的奏章,朝廷的批答是:“奉
圣旨:袁崇焕存城功高,加恩示酬,原不为过;乃三疏控辞,愈征克让。还着遵旨只承。该部知道。”
⑤袁崇焕《归庾岭》:“功名劳十载,心迹渐依违。忍说还山是?难言出塞非。主恩天地重,臣遇古今稀。数卷封章外,浑然旧日归。”
⑥袁崇焕《遇诃林寺口占》:“四十年来过半身,望中只树隔红尘。如今着足空王地,多了从前学。
1644年,明王朝的大崩溃达到最后的悲剧时刻。在随后的数年中,清军南下,把其征服事业推向全国。南方最后的抵抗力量在混乱和溃败之中,最后收缩到了西南山区和东南沿海岛屿上。在这一烽火连绵的图景之中,崇明岛在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推到战争的前沿地带。第一阶段:最后的抵抗,1644-1645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1644.4.25),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明崇祯帝在绝望中自杀殉国于煤山。13天后(5.18),这一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到南京,当地官员在悲愤之中立即决定在南方组建政权。坏消息继续传来:事实上,当福王继承为弘光帝时(6.19),清军已在两周前进入北京(6.5),并立刻就准备着手征服江南。在清军征服江南的战争中,东南的反清抵抗力量至是逐渐向水上萎缩——清朝强大的陆军对于太湖和东海上的水军束手无策。在南方组织的防线中,长江防线本来也是相当重要的。弘光帝即位不久,南京官员荆本彻(镇江丹阳人,1634年进士)就受命为下江监军道,抵达崇明,组织起一支水军。他在南京陷落之前就反对史可法的北方收复战略,而坚持将南方作为明朝的复兴基地。1645年二月,崇明知县徐鼎莅任,荆屯营在县城西北方的施翘河,称“四会营”。与其同时,崇明人沈廷扬(当时为南京政府的户部郎中)受命将漕船改装为长江兵船,负责军事后勤,他很快致力于将崇明岛建设为一个“复明分子的海上基地”。荆的防务计划得到了沈的支持。当时的崇明是一处著名的海盗巢穴。1640年起,本县人与江北贫民纠结,组成一支200多艘船、上万人的海盗集团,在两年后才被平定。其首领顾荣被招抚为把总,统率他愿意当兵的440名兄弟。顾荣对海道相当熟悉,江北船只当时全在其掌握之下。他与荆本彻募集的民兵开始有了摩擦。着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崇明这个海上孤岛现在成了江南抵抗分子的绝好避难所。南京陷落后,明义阳王(周定王橚七世孙)在太监李国的陪同下,从苏州逃难到崇明[4]。当时清兵已经推进到江南一带,1645年夏,前史可法部将李成栋在降清后率领一支五千人的部队进攻嘉定(7.29),在英勇地抵抗了一个月,这个城镇被屠城。李随即转攻松江。松江的抵抗力量由吴志葵等人领导。他是吴淞总兵,在南京陷落时乘船逃到崇明岛,他统率了当时南明残余的大部分水军,曾到崇明与荆会合;并极想和浙东的鲁王朝廷取得联系,希望通过占领江南一块根据地来光复明朝。他于是率人秘密进入太湖和泖湖地区,并向刚被清朝任命的县官发动进攻;结果在1645年9月遭到李成栋2万人优势兵力的袭击,大败。吴本人被捕,送到江阴去劝降,最后被杀。松江诗人陈子龙(他曾是柳如是的情人)是最积极的复明分子之一,在他看来,关键是一个地域性的共同起义,并从“复明分子大本营崇明岛取得军事援助”,因为岛上的明水军“当时是、而且很久都是江南抵抗力量的主要依靠之一”。在清军击破嘉定后不久,荆曾出兵攻打吴淞作为响应,但被击败,退回岛上。这半年内,“海上人虽不敢登陆,军中尚乏水军战船”(《海角遗编》)。当时崇明县令徐鼎已经离任,该岛的军政实际上控制在荆本彻手中,在义阳王前来投靠后,他的势力更大。但他的专横作风却与本岛海盗出身的把总顾荣起了冲突,顾密谋杀他后拥戴义阳王;荆察觉后率12艘船只逃往宁波。不久,明淮安巡抚田仰、淮河镇总兵张士仪、淮海镇总兵张鹏翼各统率水陆军数千、船数百,相继到达。他们与沈廷扬一起,推戴义阳王为监国。这个匆忙组建的小政权不久(十月)出兵江南的浏河,被清军击溃。主事者各谋出路,义阳王也逃往浙江,岛上一片混乱。军政权落入本地人顾荣和黄五常手中,他们立刻又起了矛盾,结果顾荣被杀。十一月十日,荆本彻率海军来攻,他的水军之前在舟山得到恢复,并进攻南京附近的六合,取得一次重大胜利,但部下却因战利品问题同海盗同盟发生争执。可能在回舟山途中,他转而再来攻击崇明这个自己的老根据地。但施闭城抗拒,其原因肯定是担心剃发后遭到报复。但荆当天就攻破了这个孤城,并擒杀了施,次日又杀黄五常等人。然而他的收复只维持了17天,十一月二十七日,清军船队到来,荆军溃败,仅剩3艘船逃往舟山。吴淞总兵李成栋在船头下令封刀(以示不屠城),崇明城内百姓于是出降。第二阶段:拉锯战,1646-1656就这样,到1646年初,难得的安宁降临到长江三角洲这片战乱地区,农民骚动停止。崇明的投降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清军对江南的平定。但“崇明岛上麻子顾三领导的海盗人数增加了,当地的土匪变得更加猖獗,因而乡绅们加强了他们的卫兵1645年冬天之后,崇明岛仍然经常有海盗船入港停泊,清朝海军不止一次地在那里与复明分子的部队遭遇。虽然清巡抚土国宝立刻任命副将李魁来防守,但1646年正月,崇明岛就再次遭到明军张名振[16]部的袭击,距清朝招降该岛刚过去1个月。当时清南京提督毛九华指出,长江下游如果和上游的武装(尤其是安庆一带各抵抗组织)联合起来,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显然,复明者也看到了这一点。当时南明海军在江南的主要抵抗力量聚集在舟山,崇明岛的丧失,对他们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如果明水军仍保有这个岛屿,就能以此为基地,沿长江向内攻击,并可能在清军兵力薄弱时与上游武装取得联系,从而一举光复江南从舟山出发的南明海军对崇明的骚扰袭击就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战斗。1647年4月,清廷恢复招抚策略。但5月,明水军200余艘沙船就在沈廷扬率领下由舟山来攻,因崇明城戒备森严而退却。之后,他们转攻江南的鹿苑,结果在一个闷热天气里遇到一阵小台风,大败,沈廷扬被捕而死。这一年,清苏松总兵吴胜兆举兵反正,蜡书求援。张名振奉命率水师急驰崇明,途中遇海啸,大风覆舟,士卒死亡大半。张名振与张煌言侥幸得脱,间道返回象山南田。与浙东水师衰落同步的是福建郑氏海军的复兴。1647年1月,郑成功在烈屿誓师反清,1650年夺取厦门作为基地,并立刻成为南方抗清的主力之一。在其鼎盛时期,郑军有陆军72镇,水师20镇5千余艘船,士卒近20万。1651年,舟山失陷,军民死难者1万8千人。张名振等当时正在海上,被迫护鲁王暂避厦门,郑成功令入金门岛安置。次年张奉郑成功号令,誓师北伐,进屯崇明岛,破镇江,后援军不继,再退守崇明。之后在1654年4月及5月,张又两次攻入长江口。十一月底,张名振军据平洋沙,被当地沙民偷袭,丧失17艘船;张以屠杀作为报复,烧千余家。崇明城中守军300人及乡勇千人半夜出击,全军被张击溃。根据县志的记载,此后一两年里舟山明海军的骚扰十分频繁,并经常焚烧民居及劫掠人质。1655年,张名振与张煌言合兵三入长江,但兵力单薄,无功而返。于是会同郑军攻占舟山,年底死于军中,部队交给张煌言。死因不明。清江南总督马鸣佩当时写给朝廷的报告称“据来降兵丁报告,因张名振攻打崇明岛失利,郑成功要提名振去杀。名振惊愤得病而死”。1656年,舟山再次被清兵攻破,并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所有居民迁移到大陆;最后撤离时,将一切城垣、要塞、哨卡乃至民居等尽行焚毁。这一年秋天,长期在江南海岸来回骚扰袭击、活跃在崇明岛的海盗顾三也被抓获处死。张名振的逝世以及舟山的再次失陷,代表着浙东抵抗力量的衰败,而舟山的复明海军基地与崇明的关系本来最为密切,也是极力主张和意图攻取崇明的。第三阶段:清军海防的加强与郑成功的失败,1657-1661顺治十四年(1657),清政府宣布“增设崇明水师总兵官,调拨江宁、江苏、安徽各省标兵万人,分防吴淞江及崇明诸口”。这一设置对陆军为主的清军来说,是开创先例的,并早于1659年设置的京口左右两路绿旗水师总兵官。按崇明仅为一中等县,县令为正七品,而水师总兵则是正二品,这标志着崇明成为清朝海防的最前沿地带,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清廷设置崇明水师总兵总体策略是以近海防御为主,所谓“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1657年出任水军提督(从一品,提督为一省最高军事长官)的是名将梁化凤,率军万人,驻防崇明、吴淞。梁是陕西长安人,曾参与平定山西,“二十二战皆捷”,之后又在江南平定太湖群盗。1655年升苏松总兵,在浦东高桥多次击败张名振军,并追击至其屯驻地崇明平洋沙,予以讨平。梁认为“平洋沙悬隔海中,戍守不及”,建议屯驻重兵,并沿海筑大坝,引水灌田,整顿崇明的军政和农业生产。两年后(1659),郑成功大举进攻,发动长江之役。五月初四,大军在舟山烈港听议进取长江事宜,其中专门讨论了“分程开驾入崇明事宜”,决定分别停靠崇明的三个沙岛;并派出间谍入长江刺探情况,被梁化凤察觉。五月十八日,郑军趁风一日夜内由羊山(今浙江小洋山)全军开到崇明,郑成功驻扎新兴沙。并再申军令:“崇明等处地方,可以安插提督、统镇、大小将领家眷,为我师根本之地,与思明州一体。其地方百姓,最宜抚绥,凡有骚扰,有杀并连罪无赦。”当时张煌言建议郑成功攻下崇明作为基地:“崇沙,江海门户,悬洲可守,不若先定之为老营”,一旦有疏失,也可进退自依。但这一建议没有得到采纳,郑成功急于进攻,并进围南京。但现在,江南已经不存在有组织的起义来接应他了。这一大意给梁化凤以战机。七月,梁奉命率部兵三千人疾驰赴援南京。七月二十三日,设计擒获郑军大将甘辉[甘辉1655年四月受封为崇明伯]。郑军溃败,在长江上船只又被梁化凤部将烧毁不少。梁预料到郑军可能攻打崇明,本已有部将留守,这时再派军赴援。八月八日,郑军退到崇明。郑成功召集诸将议论,表示“欲克崇明县,以作老营”,然后再从厦门调一支军队前来攻打,以“逼其和局速成”。当天,郑军到崇明城下说降,着手攻城。八月十一日早晨9点左右,开始用大炮攻城。郑成功亲自督阵,到夜晚已经轰掉西北角100多个墙堞,随即添平壕沟架云梯肉搏。城中守军坚持抵抗,打退郑军7次进攻。郑军部将韩英、王起俸死于这一战役。郑成功本想再行强攻,但被部将周全斌劝止,认为城池坚固,深沟高垒,难以攻破,何况敌军援兵可能很快赶到,得到这一孤城绝岛,并无意义。当日晚,郑成功答复清提督马进宝,表示攻打崇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辟除全军覆没的谣言,“吾故打开崇明,安顿兵眷,再进长驱。……我今才施数铳,其城已倒及半,明日安炮再攻,立如平地。”心里其实已经放弃这一打算,次日(八月十二)出兵四乡搜罗粮草,十四日即拔营回福建。在这一次战役中,郑成功打垮了清舟山守军,但在崇明却遇到顽强抵抗,该岛居民因为这一表现,后来受到鳌拜的免赋嘉奖。看起来似乎他们抵抗明军比对清军还强烈,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担心遭到报复。当时反清的军队,见到已剃发的汉人,经常杀戮很惨。郑成功围南京时,满族军人只有500人,主要是汉军旗人在抵抗。郑成功在这次失败后再也没有北上。1661年5月,清下令在江浙大规模整顿沿海防务体系,修建桥梁、道路、堡垒、建造船只。当时郑成功在闽南的根据地也遭到清军袭击,于是调军东进,收复了台湾。梁化凤的这一长江之役中清军的首功之臣在这一年(1661)因功授江南提督,当时人认为台湾尚未收复,提议援引广东、福建的情形,在苏州、松江两府的滨海地区立界,实行海禁,把居民全部向内地迁移,遭到梁的反对。他认为与其放弃沿海肥沃之地,还不如将这些地的赋税拿来养兵防守,海禁毕竟是祸民之事。这一建议最终被顺治帝采纳。崇明岛的军事价值崇明是长江河口的泥沙冲积岛,自唐武德年间(618-626年)浮出水面后,每年面积都在变化。明清之际其面积还远小于目前(1200平方公里),大约只有500平方公里左右(舟山岛为502 km sq) ;当时人口大约在20万人左右。作为一个江海交汇处的孤岛,崇明历史上很少卷入战争,而假如卷入战争,则必定是从海上来的军事力量(例如海盗、倭寇、郑军、鸦片战争时的英军)。因为只有海上势力抵达时,这里才成为它与大陆势力争夺的焦点;而对两支冲突的陆军来说,即使战争就发生在崇明附近,崇明也不过是一个没有价值的孤岛罢了(例如太平天国席卷江南,与清廷对峙多年,却没有攻入过崇明岛)。在明清之际清军南下时候,东部的抵抗势力最后全在沿海一线展开。其中崇明、舟山、闽南的厦门及金门是三处最重要的支点。如果1646年后崇明一直坚守在明军手中,情势很可能有相当的不同。江南是抵抗清军最顽强的地区之一,崇明如果能坚守,则能成为抵抗运动的基地,进而与上游安庆山区的力量联合。如果能有组织地抵抗下去,重演南宋时的一幕,也未必不可能——当时金兵已攻到宁波,最终还是退缩回了江北。其次,崇明作为一个复兴基地的存在,将牵制清军的兵力,使西南地区李定国等部的压力得到缓解。然而遗憾的是:当时明水军内部矛盾极多,政令不一,反多自相残杀,最后被得以各个击破。如果崇明能得以坚守(从与郑军的顽强抵抗来看,是很可能做得到的,尤其清初水军很弱),则明海军还可以以此为基地,北上骚扰。崇明往北直至辽东的航线,一直是非常发达的。远的如元初漕粮海运的创始人、崇明海盗朱清,近一点如明末的商船海运专家、另一个崇明人沈廷扬,他曾通过海道运粮到辽东。当然,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如果郑成功之前攻破崇明,他很可能也不会在两年后收复台湾了。事实上,他收复台湾前的宣言,与攻打崇明之前的话,十分相似:“我欲平克台湾,以为根本之地,安顿将领家眷,然后东征西讨,无内顾之忧,并可生聚教训也。”虽然今天来看,崇明与台湾相比极为悬殊,然而当时并非如此:当时台湾几乎没有汉人,也很少耕地;而崇明至少还有20万百姓及大片良田。攻打台湾时,郑成功部下几乎都不想去,郑本人在攻下后不久就病死,年仅39岁,与台湾的瘴疠及部下的违抗(当时台湾无粮,郑军部下在海峡对岸不运粮至台)有很大关系,而崇明至少没有瘟疫横行;台湾守军荷兰人只有一千人,但火力很猛,崇明守军至多五千,但更容易攻下。而且收复台湾使荷兰人与郑氏更加成为死敌,后来荷兰人便出兵帮清军攻打郑军。收复台湾,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只能使人觉得光复中原更加无望。单纯以中国而非世界的局势来看,台湾的在当时的军事价值还未必高于崇明岛。然而历史总是有很多预料不到的事,也许随着海禁和清军在大陆统治的稳固,郑成功迟早要被逼去收复台湾以为根据地,但1659年长江战役的失败及崇明岛的顽强抵抗,
为什么中东地区总是不太平?
中东地区属于西亚地区,位于欧洲,非洲和亚洲交界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区域内有白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等多个民族,各国家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相互经常爆发矛盾,发生战争或其他争执,造成区域总是不太平。
大国平衡,互相制约是一个矛盾点之一,俄罗斯支持叙利亚,伊朗,美国支持以色列,不可调和,第二信仰不同,伊斯兰和其他信仰矛盾很难融合,第三是国家利益不同,造成地区不太平。
中东地区不太平是多种矛盾无法达成一致造成的,短时间内很难解决。
比亚迪f3怎么样?
比亚迪f3怎么样
比亚迪 f3是比亚迪推出的一款A+级别的三厢轿车,作为曾经的年度销冠,用户基数比较庞大,对于它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那么实际情况下的比亚迪f3怎么样呢?
比亚迪f3不足的地方
1、提速慢。比亚迪f3搭载的是1.5L自然吸气发动机,虽然在市区代步完全能胜任,但是受排量因素影响,在中高速超个车估计就比较费劲了,降档超车是必须要做的一个步骤,遇到紧急情况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危险。
2、空间局促。空间一向都不是紧凑型轿车的强项,因此空间问题成为了它比较大的一个缺点,如果整车坐满五个人的话,后排的乘客可能会比较难受,短途出行还好,要是长途出行一趟下来后排乘客会非常的憋屈,有长途载人需求的小伙伴慎买。
3、操控差。虽然对于一辆几万块的车来谈操控有点“不讲武德”,但是整车日常行驶的操控问题却是无法忽视的,不少车主都反馈说在时速四五十过弯的时候感觉车辆侧倾会比较明显,安全性不是那么的高。
4、手动挡舒适度差。相信全系标配的手动挡让不少的新手司机不寒而栗,即使是对于老司机来说,用手动挡跑长途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也不要扯“手动挡才有驾驶乐趣”,真到堵车的时候抽筋的脚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这句话的。
5、外观方面。不少车主吐槽比亚迪f3的外观没有任何的设计语言,看起来非常奇怪,其实我觉得外观这东西见仁见智,再说它在诞生之初的设计就是参照日韩系车型的外观来进行打造的。
优点部分
1、燃油经济性好。有利就有弊,虽然比亚迪f3提速慢,但是它省油呀,配合上手动挡再配个老司机,油耗表现相信不会让你们失望,现在的 油价 这么贵,能多省一点油是一点,对于家庭用车需求的人群来说无疑是一大优点。
2、性价比高。四五万的价格能买到小轿车这放在之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况且这个价格对于那些创业或者刚出来社会的人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预算不足买车的要求就是遮风挡雨加上四个轮子能跑就行。
3、毛病少。虽然之前年款的车型存在着很多的小毛病,但是经过多代车型的更新,2020款车型已经几乎把之前年款车型的毛病统统解决了,真正的使用起来也是比较可靠省心的。
总结:比亚迪f3是一款走经济路线的紧凑型轿车,对于预算不多想要买辆小汽车的小伙伴来说f3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有一定的预算就建议买高级别的车,因为加点预算能给你带来更好的体验。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是如何丢掉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
唐朝初年,随着唐王朝的不断西扩,为了维护丝绸之路安全,加强唐朝对西域的统治,唐太宗于贞观十四年(640年)设立安西都护府。然而,吐蕃崛起之后,便开始与唐朝争夺西域归属权,再加上后突厥叛唐占据漠北,武则天又于长安二年(702年)另设北庭都护府。
“安史之乱”中,由于唐朝从陇右、河西抽调大量精兵回师平叛,导致陇右、河西防御空虚,吐蕃趁机攻占陇右、进兵河西,导致唐朝与西域联系彻底被切断。正如《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中所言,“出时铁军少年郎,战死已是白头翁。四十二载守西域,何日再见长安城”,西域唐军苦苦坚守长达近半个世纪,最终还是被吐蕃攻陷。
回顾大唐历史,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元年(618年)开创大唐基业开始,唐朝初期对外始终呈现征战扩充态势,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大唐铁蹄冲出西域、直抵中亚,重开丝绸之路,而为了统治西域地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唐朝先后于西域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因高昌王麹文泰断绝西域与中原的商业往来,唐太宗派侯君集、薛万彻率领大军攻打高昌,麴文泰病死后其子麴智盛投降,唐朝遂于其地设西州都护府。 同年九月,又于高昌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 用以针对西突厥。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安西都护府第二任都护郭孝恪(前任为乔师望)奉命率军攻破龟兹,之后安西都护府治所便多次在龟兹与高昌之间来回迁徙,最终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定于龟兹,升格为安西大都护府,并于属地分设州府,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
随着唐朝于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攻灭西突厥,以及唐朝的不断详细扩张, 到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时,安西大都护府的管辖区域已经极为庞大,其辖地不仅包含了今天的新疆地区,甚至还包括了中亚五国和阿富汗地区。
就在唐朝不断向西扩张之际,青藏高原地区的吐蕃也已经悄然崛起,渐渐与唐朝开始产生摩擦。早在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松州之战”爆发,松赞干布便借口吐谷浑阻挠自己向大唐求亲,出兵二十万入侵吐谷浑,唐朝则派侯君集、牛进达率军五万帮助吐谷浑击退吐蕃。此战后,松赞干布终于见识到了唐朝的强大,而唐太宗也意识到了吐蕃已经崛起,于是唐太宗将远房侄女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双方和亲修好,此后数十年内相安无事。
随着唐朝和吐蕃关系的日益缓和,双方来往日益密切,汉文化开始不断输入吐蕃,这使得吐蕃实力愈发壮大。松赞干布去世之后,掌握了吐蕃大权的大论禄东赞,开始再度推行扩张政策,吐蕃与唐朝围绕吐谷浑和西域归属问题冲突再起。
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起,吐蕃便已经开始频繁攻击吐谷浑,并最终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攻占吐谷浑,吐蕃北境开始直接与河西、陇右相接,直接威胁了唐朝河西、陇右和西域安全,唐朝因此开始积极谋划帮助吐谷浑复国。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大举入侵西域,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又合于阗联手陷龟兹拨换城,导致唐朝被迫罢安西四镇(碎叶、龟兹、于阗、疏勒)。事已至此,唐朝不出兵已不可能,唐高宗于是派薛仁贵、阿史那道真等率军五万出击吐蕃,然而却在“大非川之战”中惨败。
“大非川之战”后,吐谷浑复国计划彻底泡汤,从此散居于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地,分属吐蕃、唐朝统治,而吐蕃则就此一跃成为与大唐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此后,双方围绕西域归属多次交战,双方各有胜负。
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王孝杰重新收复安西四镇,安西都护府重新移至龟兹。而由于后突厥叛唐攻陷漠北,从东北部威胁西域安全,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统治,武则天又于 长安二年(702年)设北庭都护府,负责管辖天山北路、热海以西西突厥故地,安西都护府则只负责管辖天山南路、葱岭以东地区。
由于唐朝与吐蕃关于西域的长期争夺,唐朝对于吐蕃的进攻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唐玄宗时仅在河西和陇右便驻扎了14.8万精兵,同时于开元年间设立河西、陇右、剑南三个节度使,全面防止吐蕃的进攻。
然而,“安史之乱”的爆发却全面打破了唐朝的部署,由于中央朝廷的节节败退,导致不得不从河西、陇右抽调兵力回师平叛,结果导致河西、陇右兵力空虚。 与此同时,吐蕃赤松德赞不仅解决了内乱,而且兼并了剑南道管辖的诸羌羁糜州,可以集中兵力与唐朝争夺西域归属。
对于夺取西域,吐蕃的战略意图也很有针对性,重点针对的就是作为唐朝联系西域的咽喉地区,所采取的方式便是蚕食边境军事据点,然后重点破陇右,遮断河西、孤立西域的战略方针。 此时唐王朝由于正值内乱,根本无法顾及西北防御,结果导致吐蕃接连攻破陇右诸州。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吐蕃先后攻破威戎军、神威军、定戎军、宣威军、制胜军、金天军、天成军等军,又于次年攻取廊、霸、岷等州及河源军、莫门军等军。宝应元年(762年),“陷临洮,取秦、成、渭等州”,到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又攻入大震关,攻取兰、河、鄯、洮等州,结果唐朝“陇右地尽亡”,并于同年10月进逼长安,唐代宗仓皇逃往陕州。
虽然这次吐蕃进入长安,最终被郭子仪所逼退,但陇右被吐蕃占据后,唐王朝与西域的联系彻底中断,由于无法得知西域的具体情况,唐廷甚至一度认为西域已经沦陷。直到“安史之乱”结束后的第五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才有一支西域唐军冲破重围,来到长安向唐代宗禀报了西域的情况。
至此,唐廷才知道,原来北庭节度留后曹令忠(后赐名李元忠)和安西四镇留后郭昕(郭子仪之侄)仍然在率领仅剩的唐军,与沙陀、回鹘军队联手坚守北庭和安西。 对此,唐代宗下诏褒奖他们,“不动中国,不劳济师,横制数千里,有辅车首尾之应。以威以怀,张我右掖,凌振于绝域,烈切于昔贤。”
攻占陇右之后,吐蕃自陇右继续向西用兵,开始逐步吞并河西地区,当时河西下辖凉、甘、肃、瓜、沙、伊、西等七州,其中伊州(762年)、凉州(764年)和肃州(766年)已被吐蕃攻占,而瓜州(776年)、沙州(781年)、甘州(781年)也随后陷落,只剩西州还在苦苦支撑。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郭昕与李元忠一起派使者,借道回鹘赶赴朝廷上奏情况,唐德宗对于他们予以了嘉奖,并任命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兼伊西、北庭节度使,赐姓名李元忠;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并且诏令四镇将士均按等级破格提拔七级。
而直到此时,唐军在西北的艰苦抵抗情形,才被朝廷所得知,例如根据《旧唐书》记载, 伊州刺史袁光庭坚守伊州多年,直到士兵全部战死、粮食全部吃光,袁光庭无奈之下先杀妻子,然后自焚而亡, 唐德宗得知后,追赠其为工部尚书。
由于陇右和河西的全面丧失,唐王朝与西域的联系已经彻底断绝,再加上“安史之乱”后唐朝全面衰微,因此,虽然此时西域的抵抗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但唐王朝对于这些留守的大唐将士,已经无法给予实际性的帮助,这些名义上的嘉奖,也仅仅只能支撑一下士气罢了。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唐德宗无奈之下向吐蕃请求援兵,吐蕃则借机要求唐朝割让今甘肃、宁夏一带的径、灵等四州,并要求唐朝正式割让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西域辖地。唐德宗无奈,只得予以应允,并诏令西域唐军 “递相慰勉,叶力同心,互相提摘,速图近路,复归乡井,重见乡亲……如有资产已成,不愿归此 (内地) ,亦任便住,各进所安”。
不过,由于吐蕃军队出兵后并不积极进军,反而趁机劫掠今陕西武功一带,因此唐德宗最终拒绝履行约定。
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吐蕃军队以在怛逻斯之战中背叛唐军的葛罗禄部,以及白服突厥作为向导,大举进攻孤军坚守的北庭都护府,虽然与唐朝交好的回鹘率军救援,但却被吐蕃击败。 孤立无援的北庭都护府,最终于贞元六年(790年)陷落,北庭节度使杨袭古(李元忠已于786年去世)率领两千多残兵退入西州,但次年西州也被吐蕃攻陷,杨袭古则被盟友颉干迦斯诱骗至牙帐。
由于北庭陷落后,唐朝与安西的联系彻底断绝,因此关于安西都护府的失陷时间,史料并无明确记载。有学者推论,安西最后的陷落时间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冬,另有说法认为直到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随着回鹘分裂、龟兹独立建国,安西都护府才算彻底失陷。
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再也无力支援西域,驻守于安西和北庭的唐军,独自坚守西域地区长达四十年,正如“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所言,曾经风华正茂的大唐官兵,在北庭和安西陷落之时,已经是满头白发。
不过,在西域陷落半个世纪以后,归义军张义潮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在沙州发动起义,历经十三年苦战,先后收复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甘州、肃州、兰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凉州等河西、陇右十二州,并重新与大唐建立联系。然而,由于归义军孤悬在外,唐王朝对于这支军队却是充满了猜忌,非但未予以支持,反而试图削弱归义军势力,结果导致归义军最终陷入分裂,唐朝也就此彻底丧失了收复河西、陇右和西域的机会。
15万预算买车,这几辆性价比高,舒适性强,值得一看
15万预算买什么车?我知道,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肯定是不会去买像轩逸、英朗、卡罗拉、宝来、速腾、雷凌等车型的,什么原因呢?因为它们太没有个性,就像一杯白开水,无色又无味,虽然能够解渴但却并不好喝。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很多年轻人肯定会跳过它们从而去选择那些更有个性的车型。那既然如此,年轻人所认为的好的个性车、价格又亲民的具体有哪些呢?
现代 名图
很多消费者应该对名图这款车不陌生,毕竟巅峰时的它曾取得过单月销量1.67万台和44个月销量破万的骄人成绩,路上的能见度也很高,只是2018年后销量便遭遇了断崖式下滑,急需换代重振雄风,终于在本月,全新名图正式上市,13.38万的起售价简直不讲武德。
其实这样的价格也符合现代近一年来的作风,比如全新伊兰特、索纳塔都是各自细分市场性价比的代名词,而老款名图本来就是15万以下少有的中型车,此次换代后这一传统不能丢,不过从车身尺寸来看,全新名图的车身长宽高只有4780/1815/1460mm,轴距则为2770mm,说是中型车,其实也就比速腾这样的A+级家轿三围大了一点,并不占优势,主要优势还是在配置、驾乘等方面的表现,此外整车精致感和科技感的提升也是亮点。
当然,真正能决定全新名图销量的还是后续的优惠空间,毕竟这个价位可选的合资、国产家轿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你注重极致性价比,它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领克03
有着国产车里最独特的颜值,同时内饰还能媲美一线合资大厂,这就是领克03带给我们的惊艳。诚然,当初领克03刚刚问世的那会,很多人对于它的外观还无法接受,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人们也慢慢觉得其实这台车的颜值真的挺不错的。如果要在国产车里再找出一台像领克03这样“好看”的车型出来,那还真不太有,所以,价格合理的领克03自然也就成为许多年轻人购车的“心头好”了。
动力上,普通版的领克03拥有1.5T和2.0T两种版本车型可选,其中1.5T最大功率156马力、180马力,最大扭矩245牛米、265牛米,2.0T最大功率190马力,最大扭矩300牛米。传动匹配的则是6挡手动和7挡湿式双离合以及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从年轻人买车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家最好入手1.5T+7速双离合的版本。一方面动力相比2.0T的车型几乎相差不大,另一方面售价上也能便宜很多,满足15万左右预算购入一台高颜值、不错动力车型的需求。
因此总的来说,年轻人买车如果考虑个性与综合性价比,那领克03无疑是要放在备选名单之一的。虽然它也存在胎噪大、后排空间小、保值率低、发动机噪音大、优惠少等等问题,但即便如此,15万就买一台拥有180马力、外观内饰很吸睛的国产紧凑型轿车,那也依旧是相当值的。所以,这款车真心建议你们要去看看。
比亚迪 宋PLUS DM-i
作为比亚迪DM-i系列的第二款车型,宋PLUS DM-i即将在本月的25日正式上市,此前秦PLUS已经打响了第一枪,宋PLUS DM-i的出现则将进一步抢占15万左右传统燃油车的市场,重要的是它完全有底气和实力。
比亚迪DM-i混合动力系统大家应该略知一二,此次宋PLUS DM-i搭载的是秦PLUS同款的骁云-插混专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EHS机电耦合单元+高容量电池组成的插混系统,分为51km、110km两个纯电续航里程版本,其中51km版的亏电油耗是4.4L/100km,0-100km/h加速时间8.5秒,最大综合续航里程为1150km;110km版的亏电油耗是4.5L/100km,0-100km/h加速时间是7.9秒,最大综合续航里程为1200km。无论是哪种版本的表现都很亮眼,至少不会让你有里程焦虑和油价焦虑,对于限行限牌城市的消费者来说很有吸引力。
此外为了与燃油版作区分,宋PLUS DM-i的外观内饰会拥有专属的设计或配色,同时配置上也进行了优化,至于它的表现到底如何就得等到上市后见分晓了,你看好它的前景吗?
长安马自达昂克赛拉
如果你觉得领克03有点过于张扬,只想车子好看、好开,那马自达旗下的全新一代昂克赛拉或许又会是你不错的选择之一。“魂动”设计理念下的全新昂克赛拉拥有更加耐看的外观造型,大灯组变得更细长了,整个车身工艺看起来也要更加严谨一些。毕竟,上一代马三还能看到分布不均匀的钣金缝隙,而来到全新一代车型上之时,这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内饰设计也是年轻人所喜欢的简约、酷黑风格,中控屏设计有点类似宝马,看上去很有未来感。中控区域的马自达悦联系统按键也是相当顺手,一切都在往简洁、实用性方面靠拢。隔音表现相比上一代也有所提升,空间依旧刚好够用,偶尔坐四个人并不会觉得憋屈。至于动力,1.5L和2.0L两套动力总成都能满足家用,但如果你想要开起来爽一点,那我还是建议2.0L的车型。
毕竟,158马力的动力输出开起来还是要更酣畅一些,匹配马自达换挡速度极快的6AT变速箱,总体感受也已经有点“人马一体”的味道了。至于1.5L车型,更多的我觉得还是适合女孩子去入手,一个价格更低,二个女孩子不会有超车的烦恼,所以这么一个高颜值轿车拿来家用可以说是刚刚好。总之,全新一代昂克赛拉绝对是男女通吃的,它能够满足小年轻们对于一台轿车的幻想,同时售价也不贵,因此值得入手。至于不足的话,还是后排空间小、地板凸起大等问题,都不算硬伤,总体也可以接受。
丰田 亚洲狮
作为填补卡罗拉与亚洲龙之间市场空缺的重磅车型,亚洲狮终于确定将在4月10日正式上市,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丰田在国内的车型序列,也让丰田真正有了一款能与速腾等A+级家轿竞争的车型,前景值得期待。
亚洲狮的主要卖点有三个:采用TNGA架构打造,搭载2.0L发动机+CVT变速箱,轴距长达2750mm。动力比卡罗拉强,但车身尺寸明显不如亚洲龙,这样的差异化使得亚洲狮能进一步占据细分市场份额,而且此次开启预售的是次低配车型,也就是说亚洲狮的起售价可能只需14万出头,以丰田的号召力和产品力来说销量几乎不用愁,此外之前有消息说未来丰田有可能将卡罗拉全面“三缸化”,若真是如此,那么全系标配2.0L发动机的亚洲狮前景似乎就更光明了。
不过在家用车设计全面运动化的今天,亚洲狮的设计实在有些落伍了,尤其内饰基本上就是卡罗拉的套娃,至于大空间和2.0L发动机值不值多出来的几万,完全就看个人选择了,你认为它会比卡罗拉更香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本娇撩车x,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