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战后的美国经济情况

2.二战美国对苏联的援助会不会损坏美国的利益

3.★很想了解二战期间美国对苏联的经济援助情况,谢谢!

4.在冷战时美国实行了什么制度拖跨了前苏联?

5.苏联赢得战争胜利,美、英两国的功劳有多大?

6.冷战期间美国外交战略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情况

前苏联石油大亨_前苏联战时的石油价格走势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情况

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

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

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第四阶段,2007年到2009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创,进入低迷期。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 *** 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 *** 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 *** 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 *** 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专案、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 *** 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美国 *** 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 *** 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美国 *** 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专案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在“援外”专案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出口比重中,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左右,60年代占20%左右。此外,美国 *** 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

1、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1年的10 634亿美元;1965~1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1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战后美国经济增长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为:(1)上述已经提到的美国联邦 *** 对经济加强了干预;(2)为应付冷战而加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 *** 了经济的增长;(3)战后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4)利用战后的经济优势地位,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的廉价,其别是石油,从而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5)战后美国的国内政治局面相当稳定。

2、其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美国传统的工业区在东北部,随着战后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没有传统工业负担的美国西部和南部,由于拥有新兴工业的原料——石油而特别适宜于诸如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财团也骤然兴起,在经济乃至政治上与传统的东北部财团形成激烈的竞争。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的资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亚财团,控制了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而南部的得克萨斯州由于战时石油开和军事工业的扩建也形成了得克萨斯财团。加利福尼亚财团在50年代就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财团,其实力仅次于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得克萨斯财团的实力虽然差一些,但是它经常和其他财团结盟与东北部的老财团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财团展开对抗。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财团的兴起,对美国的政治也产生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历届 *** 的大权主要由东北部的财团操纵,但是这种政治局面在战后开始发生变化,西部和南部的财团逐渐在政治上与东北部的财团展开竞争。美国的政治权力不再由“多雪地带”的东北部独占,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开始分享政治权力。

3、再次,现代跨国公司在美国兴起。跨国公司在20世纪上半期就已出现,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早期的跨国公司还是以区域性地区为重点,其经济实力和业务经营的多样化也没有达到现代跨国公司的地步。战后,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获得空前的发展,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飞速发展的原因是:(1)美国在战后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地位,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领导权。美国的垄断企业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扩张,充分地利用全球和世界市场,通过直接投资,以投资代替出口,扩大并保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绝对份额,从而赢得高额利润。(2)美国 *** 对待企业特别是对待大公司取十分宽容的态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美国经历了三次企业兼并的浪潮。第一次兼并浪潮发生于 19、20世纪之交,主要为同一产业部门的大企业吞并小企业。第二次兼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从控制生产开始,到控制原料的供应和加工,直至最终控制销售市场。第三次兼并浪潮就发生在二战后,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点为混合合并,即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互不联络的企业进行合并和吞并,从而形成混合联合公司。这样的混合联合公司从一开始就不是仅以争夺美国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世界市场为导向,为世界市场设计商品,根据全球(物质和人力)的不同分布情况,同时在几个国家生产,并把自己的金融和销售战略瞄准世界市场。由此,通过战后混合兼并的美国大公司纷纷成为现代跨国公司。它们拥有钜额的资本、广泛的经营范围,并且其业务经营强调“全球战略”,因此可以获取庞大的利润。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原先的主业是制造汽车,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公司除了制造汽车,还制造飞机发动机、洲际导弹、潜艇、宇宙飞船和家用电器等,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在60年代合并了120个不同的工商企业,并将业务扩充套件至全球,在海外的57个国家中建立150余家子公司,经营范围也扩大到面包和食品、人造纤维和纺织、建筑、旅游、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险等行业和部门,当然电话和通讯业依然是该公司的主业。

4、最后,战后美国的经济危机的烈度大大减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末,美国没有出现过1929~1933年那样的经济大危机,但是曾经经历过5次经济衰退(或者可以说发生过5次一般的经济危机)。战后美国经历的第一次经济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间工业生产下降了8.3%,失业率达5%。第二次经济衰退从1953年8月延续至1954年8月,工业生产的幅度下降 9.1%,失业率达6.2%。第三次经济衰退从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时间虽比较短,但是程度却比较严重,工业生产骤然下降13.5%,失业率高达7.5%。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四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6%,失业率为7%左右。1969年10月到10年11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五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1%,失业率达7%以上。从上述一系列数字可见,虽然战后美国经济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回圈,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时间就要出现一次,但是经济危机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这次持续的时间最短。另一方面,战后美国 *** 对经济危机都实行了一系列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手段,即运用赤字财政,通过膨胀通货, *** 总需求,从而抑制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避免大量的企业在危机中倒闭,同时控制失业率的急剧攀升,稳定社会秩序。当然,美国 *** 的这些国家干预的办法,在解决危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债大增,通货膨胀有增无减,以至于积重难返,对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09年美国经济情况?

专家预言说09年美国经济会复苏,失业率会降低,随着失业率的降低,通货膨胀率会提高一些的。怎么说呢,这种business circle是没办法避免的。

我的经济课教授还劝大家晚点毕业呢,躲过这次经济萧条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 靠什么走出低谷

美国在二战后经济管理方面的重大转折: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前频频暴发经济危机,即由于完全相信“市场万能论”,不能看到市场的盲目性导致某一领域的生产过重过剩超过了市场的购买力而导致经济严重失控和下滑。

二战时美国和苏联是同盟国家,美国在大量援助苏联的同时也派驻了大量专家帮助苏联进行管理,这些专家在苏期间发现以前一直被资本主义嘲笑和蔑视的经济管理体制下虽然严重地制约生产能力的发展,但也有其好处,即可以完全避免由于市场的盲目性导致的经济危机。于是在战后美国认真研究了经济的优点并放弃了战前的“市场万能论”,改为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国家进行巨集观调控的政策。(类拟于今天中国的论调,但美国并非以行政命令为巨集观调控手段,而是以提高或降低调控行业的利率为手段) 在动用了“看不见的手”进行经济调控后,大大提高了美国的经济管理能力和水平,使得美国经济在战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概述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情况

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曲折起伏的发展过程。由于以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美国经济进入了高度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加上现代企业组织的新发展、国家或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发展及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国开始向后工业社会和资讯化社会转变,并始终站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高峰。 二战后美国经济大体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战后--13)

持续发展期(发展的“黄金时代”)

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

*** 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民经济的军事化极大地 *** 了经济的增长(越南战争);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主要原因);利用战后经济优势地位,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如现代跨国公司的兴起);利用国外廉价如石油,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战后国内政治局面的相当稳定。

第二阶段

(14--1982)

经济衰退期

经济危机与“滞胀”

石油危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等

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无法解决(凯恩斯主义的失灵);美国在越战时期取不恰当的巨集观经济政策;第三世界与之利益的冲突与对抗;资本主义之间的竞争与抗衡(日本与西欧的崛起)

第三阶段

(1983--1990)

调整复苏期

经济持续低速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但债务负担沉重

经济政策的调整;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加强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改善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与日本、西德的竞争地位,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际上一些客观有利因素如石油及原料价格的下跌。

第四阶段

(1991--2001)

改革繁荣期

经济持续稳定繁荣高速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克林顿 *** “巨集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的实施;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资讯产业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正确的货币政策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国际国内良好的政治环境。

第五阶段

(2002年以来)

新一轮的经济衰退期

十字路口的美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还处在不确定状态中。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10年繁荣所隐藏的一系列失衡现象的累积效应(股市泡沫、投资过渡、监管消弱、债务膨胀、逆差扩大、两极分化、垄断加强等);2001年的9·11,有从外部打击了美国经济

综观战后50多年的发展,可以发现美国的经济地位呈现相对下降趋势。随着西欧、日本的相对强盛,加上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战后初期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已经不复存在。美国由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成最大的债务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不断缩小,国际贸易地位逐年下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美国经济地位下降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支撑美国经济繁荣的因素仍在起一定作用,美国经济表现为“强盛”与“衰弱”并存的两重性。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对世界经济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此得到了充分证明。

如何评价二战后美国经济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介绍一下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二战后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不知你所说的衰落是如何定义?美国战后经济只有发展的低谷并末出现过衰落。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二战后经济管理方面的重大转折: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前频频暴发经济危机,即由于完全相信“市场万能论”,不能看到市场的盲目性导致某一领域的生产过重过剩超过了市场的购买力而导致经济严重失控和下滑。

二战时美国和苏联是同盟国家,美国在大量援助苏联的同时也派驻了大量专家帮助苏联进行管理,这些专家在苏期间发现以前一直被资本主义嘲笑和蔑视的经济管理体制下虽然严重地制约生产能力的发展,但也有其好处,即可以完全避免由于市场的盲目性导致的经济危机。于是在战后美国认真研究了经济的优点并放弃了战前的“市场万能论”,改为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国家进行巨集观调控的政策。(类拟于今天中国的论调,但美国并非以行政命令为巨集观调控手段,而是以提高或降低调控行业的利率为手段) 在动用了“看不见的手”进行经济调控后,大大提高了美国的经济管理能力和水平,使得美国经济在战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英国在二战前和二战后经济情况如何英语作文

World War II was a global military conflict which involved a majority of the world's nations, including all of the great powers, anized into o opposing military alliances: the Allies and the Axis. The war involved the mobilization of over 100 million military personnel, making it the most widespread war in history. In a state of "total war", the major participants placed their entire economic, industrial, and scientific capabilities at the service of the war effort, erasing the distinction beeen civilian and military resources.

为什么美国经济情况与原油的价格走势呈反比

因为原油的计较是以美元为标准的,当美国经济好时,美元指数升高,同样美金可以买到更多的原油,相对原油来说,就是一种贬值

二战后克里顿改革前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在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迎来了另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战后的西德和日本迅速复兴,而经济霸主美国却相对缓慢,原因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消耗和失败的影响,国内的反战示威游行和工人罢工

二战后中国,日本,美国经济发展的程序

美国就不用说了,二战中的战胜国,原本就发了N多的战争财,一战中得到最多的是钱,二战中得到最多的是国际地位,因为第一个制造出,用核威慑和核讹诈政策在国际上永远保持第一强国的地位.后来又第一个把载人航天飞船送到月球上(当然,也有说是的,不管是真是,在当时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的),加上二战中放出很多战争(尤其是英国),战后的第一强国地位无可质疑.

日本在二战以后,美国根本就是全力扶植日本的经济建设。理由很简单,因为日本所处的地方,离中国和苏联(当时美国最在意的两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很近,既然蒋介石打输了内战逃到台湾,那么美国在亚洲的扶植物件就只有选择日本了。因此,日本在战后,得到了美国诸多帮助,经济可以飞速发展,直到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体。但是,日本能爬到这个位置,除了外界因素以外,内在原因才是根本。要知道在二战以前,日本的经济就已经很强大了,不然怎么去发动战争?所以,第一日本在战后有基础,就算工业设施,厂房都被毁了,人才还有,先进的理念还在,也就是所谓的软体实力,加上美国提供的硬体,自然恢复经济不成问题。而后能不断进步直到广场协议以前,日本经济的腾飞,离不开他们自身的一些特点,比如能吃苦,做事认真,虚心学习,热爱创新,职业,有危机感,目光远大(后两点尤为重要,从 *** 到大财团,都有着完备的建设和目标,以及持续性的执行能力。之所以日本能出这么多世界500强,而中国没有,决定性的差距就是意识观念上的差距和连贯性)当然不可否认,中国的经济受到打击中断10年,但是如果相比较的话,二战后日本 *** 投入在经济建设上的精力要远远大过当时的中国 *** ,这种差距是全方位的,也是经验上的差距。

总之,一个小小的岛国经济能如此发达的原因是很多的,客观因素当然不可避免,至少在二战以后,因为冷战的原因,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出了以外,还受到很多西方国家的限制。但是,内在的差距,仍然不能避开。。超过美国的经济排在世界第一,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美国同俄罗斯发生战争,受到核武器攻击;第二是美国再次发生像上世纪30年代初的大萧条,同时中国可以奇迹般的避免牵连。除此之外,正常状态下,只要中国依然是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国家就绝对不会给你这样一个机会。最好的例子就是苏联。

二战美国对苏联的援助会不会损坏美国的利益

二战美国对苏联的援助不会损坏美国的利益。

1 苏联难以独自应付东线。 如果苏联可以独自完成对德东线作战,那美帝完全没有任何必要付出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画蛇添足。美帝支援苏联的物资是支援中国的N倍,物资除了武器还有设备原材料,种类几乎无法计数。 如果不是十万火急,向来精明的美帝不会在苏联人身上花任何钱。

2对于美帝,德国比苏联更危险而已。 这两个国家都不是美帝盟友,战前英美法都希望苏德互相进攻, 既然作壁上观,应该是支持弱势的一方而已。 但是德国明显比苏联来的强大跟危险。 苏联对西方只是意识形态的区别,德国人干脆要灭掉雅利安以外的其他民族,依靠愚蠢的口号得到德国人的支持,必然遭到美帝的痛打。

3 苏联即使赢得战争,也无法威胁到西方。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苏联能够强大到威胁西方世界,那必然二战时美英会在战争末期,比如45年停止一切援助,反而小规模支援德国,使苏德战争打的更久,更多消耗苏德实力 美帝要在45年消耗苏联实力非常简单,只要把援助苏联人的武器物资给德国,苏联人必然付出更多的牺牲,比如再多伤亡1000万人。 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必然是得到的利益大于人道主义上的损失而已。

★很想了解二战期间美国对苏联的经济援助情况,谢谢!

苏联经济

从1941年年中到1945年年中期间,苏联经济所需要的铝的总量大约为591,000吨,这就使得苏联战争期间关于飞机生产的官方数据显得完全不符合实际。因为德国在1941~1945年间生产的作战飞机是84,420架。而德国在1941年到1944年间获得的铝大约为1,704,000吨。这表明苏联工业所拥有的铝的储备几乎只是德国的1/3,而它生产的作战飞机的数量却是德国的1.3倍--我们的前提是两国的飞机结构很相似的情况下。苏联和德国几乎都没有生产重型轰炸机,而这两个国家生产的相似类型的飞机(战斗机、强击机和轻型轰炸机)的重量差别不是很明显。39说实话,苏联在1941~1942年间最困难的时候,是用木材和特制帆布(顺便说说,这也是根据租借法案运输来的)来代替铝制零件的,但是这一因素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铝的需求量。而铝在飞机制造需求中还是最主要的材料。很可能,问题就在于苏联还在战时就通过有意夸大财务报表的方式使得战争期间苏联飞机的生产量至少增加2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苏联的坦克生产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苏联在1941~1943年间在某些主要类型的飞机和坦克的生产上劳动消耗锐减的相关数据就间接地证实了这一想法。

德军的情报机关在1942年时就记录下了苏联对统计数字有意识地进行歪曲这一事实。在战争年代,极为特殊的条件使得任务常常明显不能完成。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通过抬高报废产品的数量2倍的方法人为地抬高生产量。空军元帅А.诺维科夫曾任空军司令,在1946年时他之所以被捕,就是因为他在战争年代把工厂报废的航空技术设备当成武器。据他自己的供述,实际上国家国防委员会特派员Г.А.马林科夫已经被清楚地告知这个事实,但他默许了。也有可能高层领导已经猜到了所报的数量跟武器和装备的实际生产情况并不相符,但是要惩罚这些违规者最好还是在战后,而且歪曲报表数字实际上也只是一个借口,是为了掩盖真正的失宠原因和政治原因(А.诺维科夫被捕实际上就是因为他接近朱可夫元帅,而后来Г.А.马林科夫失宠是由于政治局内部斗争的结果)。在战争年代,反正惩罚也不能理清财务报表,也不能扩大武器和装备的生产量,而且很可能只会使管理更加混乱,而这只会减少生产量,而不会增加生产量。

根据1941到1943年各种武器和装备单位劳动消耗减少这一情况,我们估计战争年代坦克和作战飞机的生产至少被抬高2倍。考虑到这个情况,西方所提供武器和装备的分量就要比一般大家所认为的大致高2倍。美国向苏联提供的坦克和自动火炮有7057辆,而英国和加拿大援助了5480辆。美国援助的飞机有15,481架,英国提供了3384架。总共援助了18,865架飞机,其中作战飞机大约有17,000架。考虑到苏联的生产数据中存在着浮夸的因素,西方援助的作战飞机数量在苏联战时生产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就不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15%,而是升至30%左右;西方提供的坦克和自动火炮所占的比重也由传统的12%升到了24%。至于谈到大炮,则美国援助的主要是高,数量为7944门。苏联历史学家们常会把这一数字与苏联的大炮和迫击炮生产数量笼统地联系在一起--即苏联一共生产了482,200门大炮和351,800门迫击炮,这就使得美国提供的高数量在苏联大炮生产总量中只占到不到2%,而在苏联大炮和迫击炮的生产总量中还占不到1%。但是,我们在这里应该把它只跟苏联高的生产量相比--要知道,红军最匮乏的是高,于是,美国援助的数量所占的份额就会大大提高(遗憾的是,由于缺乏苏联高生产的相关数据,我们暂时无法列出准确的计算结果)。

还应该指出的是,美国对苏联在汽车外胎和个别粮食品种方面的供应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租借法案给苏联提供了汽车轮胎3,606,000件,美国提供的数量占到苏联生产量的43.1%,但同时我们应考虑到这一因素:美国援助的主要是大型的汽车轮胎,这就使得这些提供物资所起的作用更大了。此外,英国还提供了103,500吨天然橡胶。苏联还得到了美国援助的672,400美吨(相当于610,000吨)糖,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糖占到了苏联糖的总量的41.8%。美国提供的肉罐头为732,595美吨(相当于664,600吨),这在红军和居民的生活供应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肉罐头就是苏联罐头生产总量的大约108%(这些罐头中并不都是肉罐头),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肉罐头就占到了苏联肉类生产总量的17.9%。

苏联经济的薄弱处

战前,苏联经济的最薄弱处是航空汽油的生产,其次是汽车用汽油的生产。尤其缺乏的是高品质的坦克用汽油。比如,在1941年战争前夕,Б-78航空汽油的需求只能满足4%。36

1940年,苏联生产的航空汽油为889,000美吨(亦称短吨,1美吨等于2000磅,合907.1849千克。--译者注),1941年为1,269,000美吨,1942年为912,000美吨,1943年为1,007,000美吨,1944年为1,334,000美吨,而1945年为1,017,000美吨。37在战争进行的那几年中,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共运输航空汽油666,000美吨,其中转道运向其他地区的有37,650美吨,所以它向苏联提供的只有628,400美吨。此外,美国向苏联提供的浅色分馏汽油达到了732,300美吨。英国的阿巴顿斯石油加工厂也向苏联提供了航空汽油14,700美吨和浅色分馏汽油902,100美吨(这些援助物资由英美两国分摊)。这些数字上还应该加上从英国别的加工厂和加拿大石油加工厂向苏联提供的航空汽油573,000美吨。这样,苏联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一共获得了航空汽油和浅色分馏汽油285,0500美吨,这相当于2,586,000吨。苏联进口航空汽油和浅色分馏汽油几乎都要专门同自产的航空汽油混合,目的是降低它的辛烷含量,因为苏联的飞机所要求的汽油辛烷含量比西方要低。还需要指出的是,超过%的进口汽油的辛烷含量指数是99,或者更高。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苏联Б-78汽油也存在巨大的缺口。实际上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航空汽油也被包括进了苏联的航空汽油的生产量中。所以在1941年到1945年间,它们占到了苏联产量的51.5%。如果从中除去苏联的1941年上半年航空汽油的生产量,那么根据租借法案所提供物资占的比例将会上升到57.8%。结果,在1941年8月到1945年9月间由租借法案提供的航空汽油就是苏联自己产量的1.4倍。苏联在1944年到1945年间从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缴获了航空汽油82,800吨,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显然,没有西方在燃料方面的援助,苏联空军简直不可能把自己的部队维持在起码的规模上。应该指出的是,由于西方的航空汽油的辛烷含量较高,所以它保障苏联空军的作用实际要大得多--如果单纯只按重量来计算的话,它的作用就被低估了。

苏联在1941~1945年生产的汽车用汽油有10,923,000吨(其中包括1941年生产的2,983,000吨),而根据租借法案从美国获得了267,100美吨,即242,300吨,这只占苏联战时总生产量的2.8%(除去1941年上半年的产量)。说实话,美国汽车汽油因为它的辛烷含量比较高,实际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在这种燃料方面,苏联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红军汽车汽油匮乏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时。比如,1944年年底时,在红军总参谋部委员会、后方司令部和汽车运输管理总局所提交的报告中,在谈到对方面军中正确使用交通工具进行检查的情况时,指出在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中"方面军汽车运输工具的进一步增加与燃料调拨的数量没有同步"。这种局面在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中也存在。显然,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部分是由于苏联方面申请根据租借法案运输的物资结构不合理,而较为合理的物资结构应该是少要一些汽车,多要一些汽油。

红军的汽车总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西方援助保障的。苏联在1940年生产的汽车为145,390辆,1942年为34,6辆,1943年为49,266辆,1944年为60,549辆,1945年为74,757辆。同时,在1941年上半年生产了73,200辆汽车,而下半年只有46,100辆,所以从战争开始到1945年战争结束之前汽车生产总量可以确定为265,600辆。在战争进行的几年中从美国运到苏联409,500辆汽车,这是苏联战时生产总量的1.5倍。在战争结束前(1945年5月1日),根据租借法案运来的汽车占到了红军汽车总量的32.8%(其余58.1%是自己生产的汽车,而9.1%是缴获的汽车)。考虑到美国汽车的吨位比较大及性能比较优良,所以它们起的作用还要更大些(其中"斯蒂倍克"牌卡车被用做大炮的牵引车)。战前红军汽车的总量(包括红军现有的以及战争开始后从国民经济中征用的)都损坏严重。战前,红军对汽车运输的需求量为744,000辆汽车和92,000辆拖拉机,而现成的只有272,600辆汽车和42,000辆拖拉机。从国民经济中征收240,000辆汽车,其中包括210,000辆货车,但是因为损耗太严重(轻型汽车中属于1类和2类的,即不需要马上修理的,占45%,而货车和特种车占68%),实际上在战争的头几个月里从国民经济中只征用到206,000辆汽车,当时在1941年8月22日前,汽车的损失已经达到271,400辆。显然,如果没有西方的援助,红军至少在1943年年中以后的战斗力就会大受影响,虽然直到战争结束前汽车的利用一直受到汽油匮乏的影响。

苏联的依赖性

但也很有可能的是,对苏联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先进机床和工业设备的供应。还在1939年到1940年的时候,苏联***就针对进口设备分配订货,这些设备是用于生产炮兵武器的。后来,这些设备主要是根据租借法案分配的订货向苏联提供。在战争年代,苏联最急需的正是这种生产炮兵武器的特种机床。但是,这些订货中存在着很大的失误。所订购的相当一大部分设备是用于生产纯进攻性武器的,如大口径舰船火炮和超重型陆炮,这些火炮主要用于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舰船火炮并不需要,因为战争一开始,船舶工业就被迫停工。而超重型陆炮也用不上,因为直到战争快结束的时候,红军在对付相应的防御工事的时候才用得着,而且规模也没有达到战前我们所想的那样大。

美国战时向苏联总共提供了金属切削机床38,100台,英国供应了6500台机床和104台冲床。苏联在1941年到1945年间共生产金属切削机床115,400台,是根据租借法案提供总量的2.6倍。实际上,如果我们从价值上来衡量,那么西方的援助要大得多,因为他们提供的机床比苏联的机床要先进得多,并且造价昂贵得多。在1941~1945年间,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的机器和工业设备价值6.07亿美元。

整个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没有西方的援助,苏联不仅可能难以赢得卫国战争,而且甚至无法抵挡德国的入侵,也不能生产足够的武器和技术装备,也不能保障战争所用的燃料和。在战争开始时,苏联***就很清楚地认识到了这种依赖性,比如罗斯福总统的特使霍普金斯曾在1941年7月31日信函中宣称,斯大林认为如果没有美国人的帮助,英国和苏联就不可能和德国强大的物资实力相抗衡,因为德国拥有其所占领的欧洲领土的全部。罗斯福也在1940年10月宣布了一个决定,允许军事部门向那些能够保护美国民族利益的国家--其中包括苏联,提供美国武装力量富余的武器和装备,以及战略物资和工业设备。战前,苏联向美国所订购的设备对于生产武器和战斗装备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的这种态度的支持,未必能够实现。

西方盟国给予苏联备战的援助不单是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物资,反对英美的战争也迫使德国建造潜艇,在潜艇上花费了大量的金属、设备和人力,在1941~1944年间德国的造船业生产的潜艇总排水量为810,000吨。德国舰队投入主要兵力用于对付西方各国的舰队和商船(这里也包括根据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物资的护航舰),西方盟国把法西斯德国主要的陆军吸引过来,战争的最后一年达40%。英美空军对德军实施的战略轰炸延缓了德国军事工业的增长速度,而在战争最后一年,德国的汽油生产实际上已经停止,最终使得德国空军陷入瘫痪。从1944年3月到9月,德国的汽油几乎都是专门在合成燃料工厂生产的,而在那一时期盟国又将其作为主要的轰炸目标。德国的汽油生产从181,000吨下降到10,000吨,然后在11月产量略微上升,为49,000吨,但是到1945年3月就完全停产了。

既然没有英国和美国的协助,苏联就难以进行对德战争,那么苏联所宣传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卫国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以及苏联能够独立战胜德国,这些都只不过是神话而已。只不过和他的军事顾问们没有充分估计苏联经济能够相当有效地并且迅速地利用西方援助,也没有料到英国和美国提供了必要数量的援助,而且很及时。现在历史学家们面临着一个新的难题,就是评价西方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工业设备,连同德国的赔偿所提供的物资,是怎样促成了苏联的军事工业体系,使得苏联可以与西方平等地进行军备竞赛。

在冷战时美国实行了什么制度拖跨了前苏联?

经济上的相互的禁运和封锁,军备上的疯狂竞争,妄图取得战胜对手的优势,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攻击。

冷战思维:

冷战思维指在冷战期间在两大集团对峙,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思维模式,其产生的基础是资产阶级狭隘的国家主权与利益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套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其目的在于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与挤压。而在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抗与斗争中,社会主义国家也自然而然地认同了这些观念与思维模式,从而使冷战思维成为双方共同认可的一种意识。冷战思维是冷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当时国际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这个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1947年5月22日,杜鲁门正式签署《援助希、土法案》。l947-1950年,美国援助希、土两国6.59亿美元。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当时它与马歇尔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国变为战后的敌国,标志着美国第一次公开宣布将“冷战”作为国策。在此后25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支配着美国的对外政策。

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原因:

战后德意日集团被摧毁,英法被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越发壮大,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唯一阻碍。与此同时,战后苏联积极推广其安全政策,与美国的全球称霸产生极大的矛盾,冷战不可避免。

苏联赢得战争胜利,美、英两国的功劳有多大?

1945年,历时4年的苏联卫国战争结束,为了战胜不可一世的德国,苏联付出了损失6000多万人的代价,其中军人损失近3000万人。但在战争结束时,苏军的总人数依然保持在1000万人以上,这都与其强大的后备兵员分不开。

然而,战争后期的苏军在装备、兵员人数上都高于德军,伤亡率依然高出德军许多,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惨胜的印象,苏联是依靠地大物博的国土面积和巨大的战争潜力,取得了胜利。但仅靠这些能赢得战争吗?答案是否定的,还有其他的因素。

战前苏联的工业化并不弱。

在人们的印象中,苏联的重工业以?大笨粗?为鲜明的特点,但不容置否的是,在经济大萧条期间,苏联受到的冲击最小,并以最实惠的价格引进了美国当时最先进的工业制造体系,工业生产总值一度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水平。

苏联军工之所以?大笨粗?,与其教育水平落后有关,但不妨碍在其军工生产的发展。有心的是,随着欧洲局势紧张,苏联在工业化布局方面,充分考虑了战争的因素,不但在富庶的地区建立了工业区,而且在乌拉尔也建设了同样的庞大工业。

战争初期,德军攻势迅猛,苏军最高统帅部不断地命令部队进行阻击,在建立纵深梯次防御,以?空间换时间?的同时,也尽量将该地区的工业企业撤往大后方,这部分工业与乌拉尔地区的工业体系,共同支撑了苏军在战争中的需要。

在德国看来,占领了苏联最富庶的地区,势必摧毁其工业生产,致使整个国家垮掉。殊不知,4年间,仅乌拉尔地区就生产了44万门火炮、10万辆坦克和13.6万架飞机,以及不计其数的,并用这些武器组建一个个新的作战部队。

尽管苏军的死亡率始终高于德军,部队成建制地被消灭,但很快就会得到补充。正如德国总参谋长哈尔德在日记中写的那样:?最初计算苏军大约有200个师,现在已经查明的有360个师。十几个师被消灭,他们就又投入十几个师。?

到了战争结束前的一年,苏联坦克年产量达到近3万辆、飞机4万架、火炮12万门,是德国的几倍,并在不断地消耗中笑到了最后。当然,这些工厂的产量并不能完全弥补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战争初期,美、英等国的援助是极其重要的。

没有美、英等国的援助,苏联无法在沉重的打击中恢复过来。

1941年的苏联,在德军的猛烈打击下,重工业也受到了严重破坏,尽管从西部紧急撤离的工厂,也迅速在东部投产,但产量和质量依然受到很大的制约,尤其是铝、钢、汽油等战略物资的缺乏,更加需要美、英两国的支援。

尤其是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对苏联的援助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其中51%的航空汽油是由美国提供的,可以理解为有一半的苏军战机,烧着美国的汽油与德军作战。更何况,美国提供的汽油质量好,实际起到的作用更大一些。

尽管苏联有自己的汽车制造厂,但仍有1/3的缺口是美国填补的。战争中至关重要的,是由美、英两国和加拿大提供的援助,占到苏联战时总产量的53%。更由于高的生产技术高,几乎全部由来自美国的高炮,保卫着苏联的大部分领空。

为了提高苏军的机动性,美国还提供了占总量一半的钢轨,以及1.1万节车皮和大量火车头。并为了加快军工生产,美国还援助了3.8万台机床,英国也援助了6500台,由于美、英两国的机床比苏联的更精密,发挥的作用也更大。

当然,援助的还有大量的武器装备。其中各类车辆46万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8千多辆,以及包括护卫舰在内的各类舰船574艘;还援建了62座油库和13座桥梁。这些物资总量达到了1750万吨,价值100多亿美元,相当于当时的1万吨黄金。

更重要的是,其中还包括420万吨的粮食,足够600万人吃上4年。也就是说,战争期间,尽管丢掉了盛产粮食的乌克兰,但依靠美国提供的粮食和罐头,苏军始终维持一支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部队,这对赢得最后的胜利至关重要。

苏联统帅在柏林投降后不久,在《真理报》上对此进行了高度评价,?根据《租借法案》,美国在整个欧战期间作为租借向苏联提供了武器、战略物资和粮食,大大促进了战争顺利结束?。尽管苏联曾竭力贬低援助的作用,但事实总归事实。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冷战期间美国外交战略

冷战时期美国的遏制外交战略

在讨论冷战时期美国遏制战略时,对其政治背景或政治含义的关注可以说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如政治心理、政治文化(美国的使命观与前苏联由来已久的不安全感)、政治利益(对东欧等地缘政治国家和势力范围的争夺,包括英国)、政治人物(斯大林1946年的演说与杜鲁门主义)、政治口号(如意识形态宣传)等等。一方面,遏制战略作为贯穿整个冷战史的美国大战略,其制定和实施毫无疑问是美国的政治行为,对它的政治性解读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容易被人们接受的;另一方面,对冷战历史政治视角的偏爱在解释某些重大历史的起因,尤其是冷战为什么和平终结的问题上却不能完全令人信服。本文试图就经济因素对美国遏制战略的目标、基本手段及其实现条件的影响等问题做一些分析,以加深对美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一 美国遏制战略的重要目标:在维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念的根本前提下,为美国垄断资本开辟市场、攫取商业利润服务,维护美国经济安全和繁荣

分析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中经济因素的难点在于,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发展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大国政治、经济关系的互动是不一样的,它是不平衡的互动。这就要求我们

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另一方面也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战结束后,曾是同盟关系的美苏两国为什么反目成仇,直至剑拔弩张呢?为什么双方仅仅是“冷战”,虽争斗不断却基本能和平共处直至冷战结束呢?这两个问题都与美国遏制战略的目标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现象最深厚的基础和根源在于经济,国内或国际政治的发展变化都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国家之间的政治问题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列宁同样指出,不研究“帝国主义经济实质这个基本的经济问题”,就“根本不会懂得如何去估计现在的战争和现在的政治”。“如果说(或者只是间接地表达了这种思想)从政治上看问题和‘从经济上’看问题有同等的价值……这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常识”。[1](P279)从根本上说,国际关系中争“权”也就是为了夺“利”,这是国家行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冷战时期,美国对战略、政治、军事安全利益的考虑超过对经济利益的考虑,甚至不惜耗费巨资在全球与前苏联展开争夺。但经济利益仍然是美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目标,美国甚至会不惜发动战争来摆脱经济衰退。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笼统地说是指国家维护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所需的一切经济方面的条件,其核心和落脚点是经济利益。

可以说,美国商业资本扩张的本性与二战后前苏联建立两个平行市场的努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战后美国制定对苏遏制战略的重要原因。这从美国当局者的政策或言论,如乔治·凯南的《前苏联行为的根源》和NSC68就可以看出来。美国遏制前苏联的目标是双重的,维护美国在政治和军事安全上的利益是遏制战略的根本目标,维护美国经济安全和繁荣是遏制战略的重要目标。

美国历来十分重视本国经济的安全与繁荣。美国的立国之本就是商业资本主义,即需要在不断扩大的市场上展开经济活动,使资本增殖。在立国之初,美国就将经济、贸易问题作为最重要的外交事务,将本国经济贸易方面受到的威胁视作最大的安全威胁。曾任美国商务部副部长的加顿认为,“美国商贸和外交的基本驱动力会持续下去,因为它深深植根于美国的历史和哲学之中。”“在美国的大部分历史中,商贸利益在外交政策中起着核心作用”。“(美国)外交政策热衷于为美国生意人打开市场。美国为过剩的小麦寻找出路,为汽车和飞机寻找市场,努力获取像石油、铜这类原材料。海外商业扩张常被看成是美国边疆的拓展,属于这个国家所肩负的使命。”他还认为,商业能够推动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社会的独特性,“美国不是一个传统的殖民大国,其帝国主义式的行动不是体现在军事上,而是一般地体现在美国银行和公司的影响和控制方面”[2]。而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查尔斯·威尔逊1953年1月15日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的回答更是对此做了最好的注解:“我想多年来,凡是对国家有利的,就对通用汽车公司有利,反过来也是如此。

双方根本不存在分歧。”[3](P418)威廉·威廉斯的结论认为,对于自由国际主义者来说,美国总是具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责任,“保护和扩大自由竞争原则能够运转的市场。如同重商主义一样,古典的自由经济学导致一种扩张主义外交政策”。[4]自由贸易和商业扩张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最明显地体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制订的“门户开放”政策上。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仍可看作是这种“门户开放”政策的延续。美国式“门户开放”外交政策的重点不是在所在国范围内排斥他国的利益,不是实行封闭式的垄断,而是要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以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为旗号,着眼于打破民族国家或帝国主义的保护主义堡垒,把世界变成由美国操纵的具有开放性质的新型商业帝国。二战后,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企图建立这样一个由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新秩序。在美国设计的“美国世纪”中,是绝不允许建立与美国传统的“门户开放”政策背道而驰的“势力范围”的。这就是说,经济制度和经济利益方面的根本性矛盾使美国与战后前苏联的外交政策产生极其尖锐的矛盾。

就前苏联而言,“战后初期,前苏联对外战略的设想是,尽力维护战时同盟,维护世界和平,保护已经获得的领土报酬和各种赔偿,保住自己势力范围和既得利益。”[5](P444)斯大林在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所形成的对世界体系的看法以及相关的理论,是战后初期前苏联外交政策的基础。斯大林战后对世界局势的基本看法主要有:一是二战的经济影响导致了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瓦解,这决定了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总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二是前苏联在二战中的决定性作用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瓦解的直接原因;三是战后世界局势在向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发展到数国,并由此形成了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平行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以及与资本主义对立的社会主义阵营;四是两个相互对立的世界体系在战后的出现,将会缩小资本主义国家夺取世界的范围,因此资本主义“生产的增长将在缩小的基础上进行,因为这些国家的生产量将要缩减下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必然会走向衰落。在这种政策理论指导下,1945年12月,前苏联拒绝批准“布雷顿森林协议”,并且不允许东欧各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P103)同时为了对抗马歇尔的政治影响,前苏联通过实施莫洛托夫,强化与东欧各国的经济联系并限制其与西方经济往来,到1949年又正式发展成为苏东经济集团(经互会)。前苏联对东欧各国实行了十分严密的控制,把东欧的贸易方向从西方转向前苏联,削弱甚至切断了东欧与西方历史上传统的经济联系。这样,作为美苏外交战略的直接经济后果,欧洲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世界体系和彼此隔绝并相互对峙的两大经济集团。就斯大林对战后世界局势的看法以及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的出发点而言,不管是保护战争的胜利果实还是传统的俄罗斯帝国扩张传统的延续;不管是要推进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还是仅仅要求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也不管是斯大林有其战略上的深远考虑还是美国对它的错误解读,都有各自在解释上的合理性,也都能找到历史或理论的依据。但就对当时美苏关系的影响而言,这些言论以及其指导下的前苏联外交行为极大地恶化了美苏关系,客观上加速了冷战的到来。

美国的反应是十分强烈的。从1945年9月五国外长会议开始,美国对前苏联实行了不断升级的强硬政策。1946年2月22日,即斯大林在莫斯科公开发表演说后的13天,乔治·凯南向美国院发出一份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前苏联“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国应取的对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对前苏联实行全面“遏制”的政策设想。

二 美国遏制战略的基本手段:针对前苏联、东欧以及西方盟国,诱压结合,综合运用经济遏制或经济援助,以服务于美国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大战略

冷战时期美国的遏制战略,是一个包含众多子战略的复杂体系,它强调取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来实现战略目标,这就必须依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子战略,以使其战略目标具体化,使其战略目标通过这些子战略得以实现。[7]经济手段或经济战略在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中的运用,就是美国实现遏制战略的基本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于冷战的全过程,是东西方冷战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一)经济遏制。遏制战略作为冷战时期美国的大战略,它强调取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并综合运用国家的各种力量去实现战略目标,其中,贸易管制战略就是遏制战略手段的具体化。贸易管制战略是杜鲁门制定,之后美国历届都实施的一项重要经济遏制战略。其旨在通过管制美国及其西方盟国与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集团的贸易,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以阻止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并最终实现遏制战略的目标。1947年12月17日,成立不久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在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对苏联、东欧的出口管制》文件,指出:“国家安全委员会认为,美国的安全需要立即、无限期地停止从美国向前苏联及其附庸国出口所有美国短缺物资和有助于增强前苏联军事潜力的物资”。[8](P512)1949年2月20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出口管制法》,规定美国实行出口管制的目的之一是促进美国的外交政策,帮助履行美国的国际责任;要求美国尽可能与盟国合作,共同实施出口管制;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在与***国家贸易中的优势,推进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目标。[9](P104)这就把贸易管制以国会立法的形式最终确定下来。按照这一战略,美国商务部制定了严格的出口许可证制度,规定凡是从美国出口到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欧国家的所有物资都必须获得美国的批准。美国又通过威胁利诱等手段,迫使与前苏联有传统贸易关系的

西欧盟国加入到贸易管制的行列中来。1950年初,西方国家共同成立了一个“对***国家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即“巴黎统筹委员会”),制定了严格的出口管制清单并付诸实施。由于对前苏联集团实施了严格的贸易管制,东西方贸易锐减,如1948年时美国对前苏联的出口额尚有2700多万美元,到1952年时锐减到只有1.5万美元。之后随着冷战态势的变化,东西方贸易关系时紧时松,但美国从来没有放松对能促进前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战略物资的管制,作为美国推进贸易管制战略有力工具的“巴统”组织也只是在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后,才于1994年宣告解散。美国的经济遏制战略把前苏联集团排斥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之外,极大地延缓了前苏联东欧的经济发展。

(二)经济制裁。美国实施的经济制裁战略加剧了前苏联的困难,延缓了前苏联的发展。例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于1962年至1965年对前苏联实行的大口径输油管道禁运,不但延缓了友谊管道线的建成,严重影响了前苏联石油的运输,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前苏联对西方机械和运输工具的进口。1982年,以波兰问题为借口,里根对前苏联实行了经济制裁,有意切断了前苏联在西伯利亚修建一条新的天然气管道以及与日本合作开发能源所需要的大部分技术。这对前苏联外汇收入影响很大。前苏联由此损失了150至200亿美元。里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秘密实施了一个“沙特行动”,即通过设法使沙特阿拉伯增加石油产量的做法使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暴跌,从而使原油输出大国前苏联的外汇收入锐减。中央情报局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每桶石油收入下跌1美元,前苏联每年会损失5至10亿美元。同时,石油价格下跌也使一些中东国家因收入减少缩减了对前苏联武器的购买,从而减少了前苏联的军售外汇收入。前苏联一位官员说:“石油价格的下跌是破坏性的,它使数百亿美元一扫而空。”[10]外汇收入的锐减给前苏联经济带来严重困难,极大地影响了前苏联进口西方设备、工业材料和农产品,几十个大型项目也因缺乏资金被迫停止。

(三)经济援助。“美国的行为动机从来不是纯商业的。它不像法国和日本那样在重商主义道路上走得很远,美国的商贸一直与开放市场为伍,开放的市场又和政治自由相关联,政治自由则伴有民主,而民主还连同有和平。”[2]在冷战时期,美国认为一个包括欧洲的开放贸易体系有助于这些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和前苏联,美国最大的担心就是前苏联利用欧洲的虚弱进行经济渗透。“人们认为正像曾发生过的大萧条导致阿道夫·的崛起那样,在经济战线上促成自由资本主义世界秩序对于保障和平并减小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至关重要。”[3](P16)于是,“马歇尔”应运而生。“马歇尔”是个经济,它与美国“门户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一脉相承,但在美国与前苏联的冷战中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就是在经济援助的基础上,在帮助西欧复兴的过程中,使西欧形成对美国经济和政治的多重依赖关系,把西欧纳入美国全球战略体系,增强了其对抗前苏联的经济实力。马歇尔还对前苏联与东欧的关系产生了一定的瓦解和离间作用。东欧国家迫于前苏联的压力,在抵制马歇尔方面与前苏联保持了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东、西欧国家经济的差距越拉越大,东欧与前苏联的矛盾越来越大,为最终导致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大家庭分裂埋下了伏笔。为了拉拢更多“战友”遏制前苏联,美国提出了“第四点”,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技术援助。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认为,“第四点是我们对受共产主义统治威胁的国家援助的具体表现。第四点是和我们保证这些国家在衣、食、住等条件方面得到适当改善,从而是与防止共产主义在自由世界扩张的政策相辅相成的”。[11]援助希腊、土耳其是美国在冷战时期运用经济手段为遏制战略服务的突出事例。在这个中,美国当局认为,只有通过经济的和财政的援助,才能“扼杀由苦难和贫困滋生出的极权统治的萌芽”,这是“根本性的”。[11](P71)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案》,正式将对外援助制度化。该法案以后虽经多次修改,但都没有改变对外援助是美国实现遏制战略目标工具的事实。

三 美国遏制战略的实现条件:以经济实力为依托,在外交上孤立前苏联的同时,迫使前苏联展开军备竞赛以拖垮其经济,从而最终导致了前苏联的解体

国家之间的经济实力对比变化决定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经济实力如何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冷战结束的必然性和方式。美苏对抗首先是建立在双方军事实力基础上的,和历史上大国的争斗一样,经济实力却是最终决定胜败的因素,而不是核武器的多少和军队人数的多少。历史上,经济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方式。冷战时期,经济实力对美国遏制前苏联战略的影响一如前述,由于二战巨额“战争红利”的刺激,美国的经济实力取得了质的飞跃,使得美国能以经济援助为诱饵,拉拢住西欧盟国和“中间地带”国家,维持了西方世界的团结,加大了对前苏联遏制的砝码,并达到了在外交上孤立前苏联的目的。相反,作为前苏联盟友的东欧各国在冷战时期经历了一个从“香饽饽”到“经济包袱”的过程。在经互会体制下,东欧各国成了前苏联进行不平等经济关系的对象,这大大降低了其对东欧各国的吸引力,埋下了剧变的引子。

从冷战因何终结的角度分析,可以说美苏经济实力的差距同样是最终导致双方不同结局的最重要的因素。美国依靠经济实力挑起的军备竞赛使得前苏联经济不堪重负,经济的过度军事化成了压垮前苏联经济的“稻草”。经济上的困境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根本动因,而这成了前苏联解体的先声。可以说,前苏联从反面证明了经济实力差距对前苏联解体的致命影响。在里根时期,美国国防部的五年指令指出,要把国防建设作为对前苏联的“经济和技术战争”的一种形式。星球大战就是这个战略的一部分。美国学者施韦策认为,里根增强国防对前苏联经济的影响完全是蓄意制造的。[10]二战后,美国人均负担军费75美元,到1982年人均高达855美元,增加10倍之多。军备竞赛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经济上受伤害最大的应该说是前苏联。根据前《苏联统计年鉴》的资料,1987年,前苏联的国民总产值相当于美国的64%,人均国民收入为美国的57%;而按照《美国统计摘要》1990年第7期公布的数字,1987年前苏联的国民总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的54.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46.6%;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相关数字则为39.67%和34.06%。前苏联经济学家博洛京在《论据与事实》1991年第26期发表的文章认为,1987年前苏联的GNP仅相当于美国的38%,人均仅为美国的30%。这些统计数字由于方法和政治倾向的影响,可能与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前苏联经济实力与美国有较大差距则是事实。由于经济实力不足,军备竞赛对前苏联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为了在核武器上与美国大体保持平起平坐,并在化学武器和其他常规武器的数量上超过北约,前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把12%至13%的国民生产总值直接用于国防(美国为6.5%),国防开支占国家预算的比重为45%至50%(美国为25%至27%),前苏联军备开支水平估计为每年2500至3000亿美元,接近美国同期的军备开支。前苏联经济变成了一种典型的备战型经济。经济的过度军事化大大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的停滞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所形成的尖锐矛盾,成为后来前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战略作为美国外交传统的延续,对经济和商业利益的追求和维护是其重要目标。美国传统的门户开放政策与战后前苏联保护势力范围的原则,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在实践上则是国家利益冲突的重要根源。历史地看,这两大原则的对立不仅推动了冷战的到来,而且是冷战的原动力,是冷战最为本质的东西。二是经济手段作为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工具,对美国而言,既保持了其政策的灵活性,又成为了遏制前苏联的有效工具,客观上也对国际政治关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欧洲和亚太地区和平的重要因素,但对前苏联而言,则是灾难性的。三是经济实力是国家对外战略的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外交和军事战略再高明也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历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通过战争并不能消灭和压倒社会主义,相反,大战之后的社会主义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二战就是很明显的例证。历史的教训,促使西方改变战略,在保持强大军事压力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自身经济实力的增长,试图以经济和科技的优势遏制、拖垮社会主义国家,从而达到“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目标。